散官

sàn ɡuān
散官的解释

1.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。与职事官相对而言。汉制﹐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﹐而实无官守。魏﹑晋﹑南北朝因之。隋代始定散官之制。唐﹑宋﹑金﹑元因之。文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﹑特进﹑光禄大夫等;武散官有骠骑将军﹑辅国将军﹑镇国将军等。其品秩之高下﹐待遇之厚薄﹐各代不一。

散官的书写
散官造句 更多
1、由于散官地位的下降,导致了贬官的“资”变得重要起来,虽然“复资”仅仅是取得了参选的资格。2、唐时无论职事官或勋官、散官,均可按官品zhan有不同数量的永业田,职事官还可按品zhan有不等数量的职分田。3、在均田制度下,唐代职事官、散官、封爵、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。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