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行

shí sān xínɡ
十三行的解释

1.法帖名。晋王献之所书《洛神赋》真迹,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,共二百五十字。故名。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﹑柳跋十三行两种。参阅元虞集《道园学古录》卷十一。 2.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。行数并不固定。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﹑规礼,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;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。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订立后,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,乃日趋没落。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,意义不详。俗亦称"洋行"﹑"洋货行"﹑"外洋行"。 3.清代天津脚夫﹑挑夫等苦工的组织。

十三行的书写
十三行造句 更多
1、已成为这个商人团队约定俗成的称谓,可以说,“十三行”。2、在十三行,广州周边来拿货得都被叫做四乡客。3、1828年,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设立第一间凉茶铺,后来因治愈虎门销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等声名远播。4、他收十三行十万银子,不缴公也不入私,有观望风色伺机贪图的心,但终于入了广东藩库。5、看在十三行同...
1、那可是个大商埠,专门做外国人的生意,十三行,这些都是杨猛以前就知道一些的。 2、他收十三行十万银子,不缴公也不入私,有观望风色伺机贪图的心,但终于入了广东藩库。
1、十三行中人,作为中国最早通夷语、知夷情的人,他们的身影,还出现在不平等条约的谈判者群体,出现在上海租界的倡导者群体之中。2、像这上头说的‘十三行’,他禁示的,他又在离任时请旨开禁,既有今日,何必当初?当初既是,今日必非。3、而位于台北县八里乡、属铁器时代的十三行文化遗址,出土过200多件铜器,这...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